云游敦煌小程序(云游敦煌小程序的优缺点)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云游敦煌小程序,以及云游敦煌小程序的优缺点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假期新玩法!这些地方值得一“逛”
转眼元旦小长假即将结束
这个假期你去哪玩了?
不想出门的小伙伴们
小布为你介绍一个新玩法
—— 逛线上的数字博物馆
足不出户感受独特的 历史 艺术文化之美
以下这8个数字博物馆
每一个逛起来都十分过瘾
赶快收藏
全景故宫
全景故宫通过 VR全景技术 ,展现了故宫博物院及每个宫殿的样貌。每一处红墙,每一片琉璃瓦,每一张文字解说都看得清清楚楚,与线下参观体验感无差。
它集全景、科普为一身,以地理位置为线索,利用三维空间整体上展示故宫全貌,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点击对应的建筑即可观摩宏伟的建筑群。不仅对各宫殿有详细的介绍,而且对宫殿内标志性物体和展馆也有讲解。
而对于养心殿、重华宫等暂未开放的区域,在“全景故宫”中也可以一探究竟。
全景故宫带给大家的不止于“全”。还有最新的雪景,看全景技术记录的白雪覆盖下的紫禁城昌告,通过数字技术带来新感受,一起走进那白雪红墙的琉璃世界吧。
长按二维码识别可进入全景故宫
PC端地址:
数字多宝阁
同为故宫博物院打造的数字多宝阁, 利用高精度的三维数据展示文物的细节和全貌 ,大家可以零距激迅核离360度“触摸”文物并与之互动。
目前数字多宝阁收录有几百件文物影像,每一件文物都做到了极其细致真实的还原,文物底部的编号以及 历史 沉淀的纹理,细腻又真实。
点开页面后可以随意转动文物,观察任意一处细节。
这可是去现场也没办法感受的“无死角”体验哦!
长按二维码识别可进入数字多宝阁
PC端地址:
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
中国国家博物馆为过往的专题展览提供了 实景观展明掘 体验,可以像身处博物馆内一样“边走边看”。
在数字展厅里既可以看到过往的360度全景展览,还可以看到当前的重磅展览。目前收录的专题展览既有“甘肃彩陶艺术”“大唐风华”等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有“伦勃朗和他的时代”等国外主题的展览。
话不多说,点进来亲自感受一下吧!
长按二维码识别可进入国博数字展厅
PC端地址:
云游敦煌
云游敦煌是集 探索 、游览、保护敦煌石窟艺术功能于一体的微信小程序,用户通过小程序足不出户便可畅享敦煌艺术之美,还能定制专属个性呈现内容,在体验互动中获得知识,随时随地拥有一个“触手可及”的线上敦煌石窟。
小程序将敦煌石窟的内容进行了分类呈现和深入解读,同时还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大家在小程序上除了可以近距离领略敦煌石窟艺术的风采,感知敦煌壁画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充盈的美学价值,还可以定制专属敦煌色彩、敦煌石窟主题内容。
长按二维码识别可进入云游敦煌
陕西 历史 博物馆数字展厅
能在一个博物馆里从旧石器时代一直穿越到大唐盛世?陕西 历史 博物馆可以做到。
现有馆藏文物37万余件(套),其中馆藏一级文物1709件,二级文物3681件。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画举世无双,可谓琳琅满目、精品荟萃,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
陕西 历史 博物馆的数字展厅虽比不上现场感受,但“陕西古代文明”“大唐遗宝展”“唐代壁画珍藏馆”等不同主题的VR展也够我们逛上小半天了。
特别推荐展厅中的「韩休墓壁画虚拟展」,真的令人惊艳,除了生动的动画讲解,还有“修复文物”的互动 游戏 ,云观展体验非常棒!
长按二维码识别可进入陕博数字展厅
PC端地址:
;at=listtid=199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用200亿像素全景在线还原秦始皇陵兵马俑,相当于将秦兵马俑坑内的所有遗迹,进行毫米级处理。
进入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可以像用放大镜一样,突破现场观看的视角限制,360度“触摸”兵马俑的每个细节,享受到超越现场参观的视觉体验。
此外还能发现很多有趣的细节,比如即使是同一列的兵马俑,身上的铠甲也各有不同,简直超级震撼!
PC端地址:
南京博物院虚拟展厅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
打开南博的官网,动态变换的页面分别由雾霾蓝、新春粉、深海蓝和夜空蓝构成,充满我国古代文化特色设计的图案和文字扑面而来,给了南博官网一种“氛围美”。
网站展出的是三百多件来自世界各地的矿物精品,以及近百件与矿物相关的珍贵的绘画作品与工艺品,是数千年中华文明 历史 发展最为直接的见证。
利用VR、语音、视频、3D等多媒体手段实现了展览布局、藏品细节的在线展示,包含展览、活动、非遗、文创这四个方面。
PC端地址:
发现三星堆:三星堆与巴蜀考古
虚拟展厅
“发现三星堆:三星堆与巴蜀考古”荟萃三星堆和具有代表性的巴蜀文化遗址、墓葬出土自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文物共286件(套),包括大石璧、神树底座、四节玉琮、象首耳卷体夔纹铜罍、水陆攻战纹铜壶、虎钮錞于……
除了精美的文物,此次展览还首次公开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现四川大学博物馆)所藏三星堆遗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现、发掘的相关照片及档案资料实物。一张张黑白照片、一页页泛黄书册,记录着前辈先贤对三星堆的 探索 与追寻。
此次展览还特别制作了沉浸感十足的VR云展厅,并配以“设计师说”“策展人说”“馆长致辞”以及讲解员直播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在线进行展示。
长按二维码识别可进入三星堆数字展厅
PC端地址:
get到这样足不出户的新玩法了吗?
赶快收藏
随时都能打卡这些宝藏博物馆
[img]敦煌盛典的敦煌文化元素有哪些?
《出发啦! 敦煌》百度网盘高清资旦辩孙源免灶大费模链在线观看
链接:
提取码: 9knm
出发啦! 敦煌
云游敦煌小程序的优缺点
云游敦煌小程序的优点是以一种更便捷的方式让胡镇拍大家了解裤羡。缺点是缺了点韵味。
云游敦煌小程序的优点旅启是把敦煌石窟丰富的壁画内容搬到了线上,但不是简单照搬,而是从线上体验的角度,用另一种方法来游玩。
云游敦煌小程序的缺点是主流风格与当代日漫相似度太高,总觉得缺点韵味。
一条敦煌丝巾,藏着腾讯“C2B”的秘密
文/阿江
编辑/大风
“如果这(产业互联网)是场马拉松,我们只是走了前面的一两百米。”9月中,时隔腾讯“930”组织架构调整两周年,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总裁汤道生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谈到。
2018年9月30日,腾讯启动公司 历史 上第三次战略升级和组织架构调整,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旨在整合腾讯云、互联网+、文旅、智慧零售、教育、医疗等行业解决方案,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
这意味着腾讯正在“忘记”自己在社交、内容的领军人的身份,以创业者的姿态进军“产业互联网”。
但企业服务链条又长又复杂,多少toB公司被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团团围住,无法脱身,在toC战场称雄的腾讯,如何能在 toB赛道重现辉煌?
正是在此背景下,腾讯提出了“C2B”战略。2018年末,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对C2B做出注解:“我们拥有国内最大的C端用户平台和最丰富的用户场景。可以说,C2B是腾讯进入产业互联网的优势所在。我们可以帮助传统企业,打通从生产制造到消费服务的价值链,实现从智慧零售到智能制造、从消费到产业的生态协同。让传统企态老毕业真正触达海量用户。”
倡导“连接”价值的腾讯,把腾讯立身之本的C端触达能力开放给B端。
放眼当今全球互联网公司,也许只有拥有 “12亿微信用户+6亿QQ用户”的腾讯,有资格、有能力完成“C2B”的实践方法论。顶层设计含磨已经完成,腾讯迅速集结力量“攻”向B端机构。
过去两年,面向文旅产业,腾讯运用了在C端已炉火纯青的一系列玩法,以工具切入(以微信小程序为主)、引入技术支持(腾讯云计算的支持、优图的AI人脸识别),辅以对用户心智的思考:即如何在不打扰用户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有文化价值与更具高效的社交互动方式。
例如,从今年2月“云游敦煌”小程序上线至今,腾讯与敦煌的合作,从线上的石窟参观导览、商城陈列,再到更具交互感与 科技 属性的DIY定制丝巾、AI试戴,背后支撑的不仅是腾讯多年的技术积累,更是一套基于“C2B”战略的完整价值链。
而在近期腾讯与敦煌研究院合作的小程序“云采丝巾”中, 用户除了可以用敦煌壁画中的图案自行设计丝巾外,还可以通过腾讯云的AI技术进行“云试戴”,试戴方式既包括上传用户照片, 用户只需通过系统指引,在200余种藻井图案中选择心仪的样式,两周后,一条专属于你的丝巾就会送上门。
基于腾讯围绕C2B构建的业务能力,藻井的艺术之美得以延续,它成了开屏第一帧的启动机关,点击“点亮藻井”,九色鹿的图案浮现出来,一行字写着“去云上,采一条敦煌丝巾”。
眼下,B2C这种自上而下的交易链条已经成熟,而腾讯基于自身发展与产业互联网结合得出的“C2B”方法论,则是利用C端的流量优势,为B端提供更大价值。
在“云游敦煌”小程序中,C2B的方法论再次被验证。
从2月份上线至今,已有近1900万人次在线访问了“云游敦煌”小程序,这几乎是故宫一年接待的游客数量。
或许有这样的声音:“微信有12亿月活,只要把流量导进去就是万能的。”但如果你检视腾讯运用C2B落地企业的过程,会发现当中的内核,远不止流量这么简单。
打开“云游敦煌”小程序,只需简单的点击滑动,敦煌石窟中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横截面就此展现,用户在线上导览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专属的壁画故事、融合古人妙语、定制主题内容等,此外,用户还可以深入了解壁画病害类型等文保知识,切身体会到敦煌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为了拉近年轻人与传统文化的距离,腾讯旗下王者荣耀与敦煌研究院还于今年4月联合推出“瑶·遇见神鹿”特别款 游戏 皮肤,这是继2018年推出“杨玉环×遇见飞天”款皮肤后,双方再度将具有国民认知度和价值的文化和艺术,以数字化形式带到用户面前。
文创消费品的再度升级,则是腾讯将C2B落地至文旅行业的又一突破。
此次升级版的“云采丝巾”除了8个藻井主题之外,新增了九色鹿、翼马、青鸟、守宝龙四个瑞兽主题设计。四个瑞兽主题图案均取自于敦煌石窟的壁画,通过用户定制的方式,新增的“藻井”主题被更多用户了解、获取,让曾经远离市井大众的石窟艺术,成为了消费者佩戴在身上的帆芹一抹亮色。
“AI试戴”是“云采丝巾”升级后的重点功能。通过腾讯优图的图像处理和人像识别技术,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照片或请敦煌诗巾官方创意大使欧阳娜娜试戴,生成一张DIY丝巾试戴效果图。
为了将“藻井之美”更好地延续下来,腾讯还宣布,用户每购买一条丝巾,将为敦煌莫高窟第427窟数字化保护进行公益捐助。基于新发布的微信小商店,敦煌研究院官方文创馆也正式在“云游敦煌”小程序上线,用户既可以购买云采丝巾,也可以选择其他敦煌文创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云采丝巾的快递包装也是一件精美的文创产品。顺丰首次为云采丝巾推出特别定制的九色鹿主题环保快递盒。用户收到快递后,可将快递盒改造拼装成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立体九色鹿工艺品。
对于精通内容、社交等线上业务的腾讯来说,线下定制消费品无外乎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要想单靠流量赢取用户心智显然不够,从导览功能的顺畅操作、到内容IP的精心设置、再加上技术迭代、消费品整体升级,腾讯将过往在C端积累的丰富能力提炼出来,才成就了“云游敦煌”、“云采丝巾”小程序的风靡。
可以说,“云游敦煌”已经成为国内文创项目的模板,它不是单纯的线下展览的线上化,更不只是提供电商服务售卖纪念品,而是利用“内容-互动-消费品”的层层叠加,形成线上线下的知识传播闭环,最终目的仍然是激发用户对传统文化的注意与兴趣,也让敦煌的艺术魅力不再局限于石窟中,离用户更近。
“云游敦煌”只是腾讯在“C2B”战略下无数经典案例中的一个。
除了敦煌石窟以外,腾讯还与龙门石窟景区合作,推出“智游龙门石窟”小程序,游客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方便及时使用景区导览、推荐路线、语音讲解、设施查找等智慧游览服务时,更便捷地享受一趟文化之旅。
而在疫情期间,腾讯又积极发挥C2B打法的用户连接作用,其推出的“ 健康 码”项目,从构思到在深圳落地,仅仅历时8天。截止3月4日, 健康 码已经覆盖8亿人口,累计访问量43亿。
从古至今,去过敦煌的人,无不为其石窟壁画的壮丽隽永而感叹。张大千看到敦煌壁画后曾感慨“西洋画不足以骇倒我们画坛了”;BBC主讲人安德鲁·迪克森曾这样惋惜:“西方人总以为东方是压抑的、守旧的、无趣的,可进入敦煌,就会发现有上千个毕加索”。
拥有1600年 历史 的敦煌石窟,地处中国西北,是坐落在河西走廊最西边的城市,由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要想去敦煌体验一次石窟壁画的瑰丽,对游客来说并不容易,也阻碍了敦煌文化艺术的传播。
这也正是“C2B”战略发挥其连接、再造价值的时候。腾讯在C端有流量、懂用户、加之以往内容与技术的深厚积累,能为诸如敦煌研究院这类的B端,提供触达用户的整套方案。
在“云采丝巾”中,九色鹿、翼马、青鸟、守宝龙四个瑞兽主题设计,图案均取自于敦煌石窟的壁画。最著名的九色鹿来自于莫高窟第257窟,寓意着善良、正义和高贵;青鸟和翼马都来自于莫高窟第249窟,分别寓意着平安、喜庆和成功、祥瑞;守宝龙图案源自榆林窟第25窟北壁的弥勒经变,寓意着守护和赐福。
就连与王者荣耀 游戏 团队合作推出的“瑶·遇见神鹿”特别款主题丝巾,它的设计灵感同样来自莫高窟第257窟的《鹿王本生》。
2018年,腾讯与敦煌共同策划发起“数字供养人”计划。这是莫高窟 历史 上首次面向大众进行公募,号召大众通过0.9元小额捐赠,参与到敦煌壁画的数字化保护当中。此前,王者荣耀以隋唐时期的飞天形象为原型,推出“飞天”皮肤,不少玩家在领略了敦煌壁画最本真之美后,都主动捐款,用于敦煌莫高窟第55窟的数字化。
小额捐款可以聚沙成塔,更重要的,是腾讯利用小程序、王者荣耀这样的工具和内容优势,将敦煌艺术的文化价值,与新兴内容、热门IP进行有机融合,最终形成一种全新的文创消费产品,既能保留艺术的原汁原味,也拉近了与用户、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的距离。
数据显示出腾讯C2B对敦煌文化的正向效果。2018年的“敦煌诗巾”小程序12月27日晚间上线,到了1月1日早上,参与人数就超过200万,DIY丝巾作品超过25万件。而“云游敦煌”在上线短短十天内,独立访问量破百万,几乎相当于敦煌在线下一年的接待游客数。
正如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所说:“敦煌石窟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借助数字创意扩大敦煌文化传播范围,是我们这一代‘敦煌人’的 历史 使命。”
利用C2B重塑文创新消费,敦煌是起点,但绝不是终点,腾讯还在将触角伸向更远的边界。
2018年9月2日,巴西博物馆发生火灾,90%的文物在大火中被焚毁;当年11 月,腾讯与巴西国家博物馆签约,向中国游客征集参观时留下的影像资料,用人工智能在数字世界重建部分展品。再依靠QQ浏览器和腾讯旗下“博物官”小程序的图像识别和大数据能力,帮助巴西国博复活。
敦煌、云南、巴西……腾讯在文旅行业的C2B模板正在迈向更远的边界,通过腾讯独有的小程序等社交工具、结合云计算、AI等技术,再加上腾讯天然具备的用户触达能力,将远在天边的文化艺术,延伸至广大用户面前,也将珍贵的文化艺术作品,从有形的实物财产,变成拥有更久远生命力的文化宝藏。
文旅行业只是开始,在腾讯产业互联网的版图中,工业、农业、制造业……但凡是需要C端消费者参与的行业,都是C2B落地的极佳场景。
正如马化腾所言,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不是割裂的,数字经济的潜力,就在于打通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过去十年,腾讯用服务C端成就数十亿消费者;下一个十年,腾讯将用C2B打通产业互联网。
腾讯围绕“两张网”的征途,才刚刚开始。
云旅游技术手段有什么
“云旅游”,其本身并不是新生事物,是“互联网+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产物。从中国知网上以篇名和关键词“云旅游”进行搜索,其概念最早是魏宇(2011)提出,他提出“云旅游”是互联网日益兴盛、“云计算”技术迅速发展背景下形成的一种“线上+线下”融合,将旅游全过程资源、服务进行整合,利用互动运营平台等智慧旅游工具为互联网用户提供随时随地旅游全资讯的一种旅游数字化发展形式。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云旅游”并不单独存在,而是服务于线下旅游。其概念侧重于旅游前、中、后的旅游信息和旅游服务供给,目的主要是通过资源整合与共享,解决旅游供需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通过旅游平台大数据为旅游产品开发和规划进行科学决策。
疫情之下倒逼出来的“云旅游”,是旅游行业在新形势下的主动应对之策。其概念与之前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在于疫情前的“云旅游”是线轿桥塌上+线下相互融合,既包括旅游企业的信息供给,也包含旅游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共享,是身体与心灵的共同参与;疫情之下的“云旅游”难以同线下融合,只是线上的云游,依赖于旅游目的地政府和旅游企业的信息供给,是一种眼与心的情感参与。
一消派、疫情之下的“云旅游”
疫情之下的“云旅游”呈现以下特点。
1.“云旅游”云端传播的公益性。“云旅游”的公益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云旅游”的独特“战疫”形式为民众的隔离生活增添趣味。例如人民日报客户端联合19家博物馆、300多家科技馆于2月26日上线的“奇妙漫游云逛展”,让人们宅家享受历史文化艺术熏陶,为隔离的单调生活增添了趣味。另一方面是旅游目的地政府和企业通过“云旅游”形式为疫情过后的旅游经济复苏做准备。其传播的公益性本质是一种旅游营销,也是与旅游消费者保持长效沟通的一种方式,更是构建旅游形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方式。
2.“云旅游”参与主体的多元化。首先表现为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地方政府、旅游企业与平台、网络社交平台、购物平台、个人等都可以是“云旅游”的供给主体,尤其是网络社交、购物平台利用用户流量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腾讯、新浪微博、淘宝、拼多多、美团、小红书等等,且不同供给主体之间相互联合。例如云南文旅部门利用官方旅游平台APP“游云南”与各地文旅部门和企业联合将900多个景区“移”至线上;敦煌研究院与腾讯联合推出云游敦煌小程序;马蜂窝与快手短视频联合推出“云游全球博物馆”等等。其次表现为需求主体的多元化。之前“云旅游”的受众主要是80后、90后、00后等与网络媒体共同成长的一代人,现今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云旅游”覆盖范围增加,虽仍以年轻一代为主,但其他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也逐渐参与进来,甚至实现了亲子文化云端体验游。
3.“云旅游”客体的暂时局限性。“云旅游”客体的暂时局限闭圆性表现为,疫情之下的云游对象以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文化科普地,著名文化旅游景区以及知名季节性景观等为主。完全隔离时期的“云旅游”以数字化、科技化的创新手段,将云游对象的文化、历史典故等通过专业人员讲解,为大众开启了眼睛与心灵的体验,这为今后文旅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转型打下了基础。
关于云游敦煌小程序和云游敦煌小程序的优缺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