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各层(计算机网络各层设备)

## 计算机网络各层### 简介计算机网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为了更好地设计、实现和管理网络,人们采用了分层结构。这种结构将网络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一层都定义了明确的服务和协议,并只与相邻的层进行交互。这种分层模型简化了网络的设计和实现,并提供了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最常用的网络模型是

OSI 七层模型

TCP/IP 五层模型

,两者在功能上基本相同,只是层次划分略有不同。本文将主要介绍这两种模型的各个层次以及它们的功能。### OSI 七层模型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联)模型是一个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它定义了七个层次: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 -

功能

: 负责在物理链路上透明地传输比特流,不关心数据本身的意义。-

协议

: RS-232、RS-449、V.35、RJ-45、FDDI-

设备

: 中继器、集线器、双绞线、光纤等传输介质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

功能

: 在物理层的基础上,建立相邻节点之间的数据链路,并进行数据帧的封装、寻址、差错检测和流量控制等。-

协议

: 以太网(Ethernet)、PPP(点对点协议)、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设备

: 网桥、交换机、网卡3.

网络层(Network Layer)

:-

功能

: 负责将数据包从源节点路由到目标节点,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

协议

: IP(互联网协议)、ICMP(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GM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

设备

: 路由器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

功能

: 为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或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包括建立连接、分割数据、流量控制、差错控制等。-

协议

: TCP(传输控制协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5.

会话层(Session Layer)

:-

功能

: 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连接,并提供对话控制、令牌管理等服务。-

协议

: 通常不单独实现,而是集成在应用层协议中6.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

功能

: 负责数据格式的转换、加密和解密、压缩和解压缩等,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

协议

: 通常不单独实现,而是集成在应用层协议中7.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

功能

: 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服务和应用程序接口。-

协议

: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DNS(域名系统)-

应用

: 浏览器、邮件客户端、FTP客户端、DNS服务器### TCP/IP 五层模型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模型是 Internet 实际采用的网络模型,它将 OSI 模型中的部分层次合并,形成了五层结构:1.

物理层

: 与 OSI 模型的物理层相同。 2.

数据链路层

: 与 OSI 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相同。 3.

网络层

: 与 OSI 模型的网络层相同。 4.

传输层

: 与 OSI 模型的传输层相同。 5.

应用层

: 合并了 OSI 模型中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的功能。### 总结网络分层模型的提出,为网络协议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清晰的框架,使得网络更加易于理解、管理和维护。了解不同层次的功能和协议,对于网络工程师、系统管理员以及网络应用程序开发者都至关重要。

计算机网络各层

简介计算机网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为了更好地设计、实现和管理网络,人们采用了分层结构。这种结构将网络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一层都定义了明确的服务和协议,并只与相邻的层进行交互。这种分层模型简化了网络的设计和实现,并提供了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最常用的网络模型是 **OSI 七层模型** 和 **TCP/IP 五层模型**,两者在功能上基本相同,只是层次划分略有不同。本文将主要介绍这两种模型的各个层次以及它们的功能。

OSI 七层模型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联)模型是一个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它定义了七个层次: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 **功能**: 负责在物理链路上透明地传输比特流,不关心数据本身的意义。- **协议**: RS-232、RS-449、V.35、RJ-45、FDDI- **设备**: 中继器、集线器、双绞线、光纤等传输介质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功能**: 在物理层的基础上,建立相邻节点之间的数据链路,并进行数据帧的封装、寻址、差错检测和流量控制等。- **协议**: 以太网(Ethernet)、PPP(点对点协议)、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设备**: 网桥、交换机、网卡3. **网络层(Network Layer)**:- **功能**: 负责将数据包从源节点路由到目标节点,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 **协议**: IP(互联网协议)、ICMP(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GM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 **设备**: 路由器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功能**: 为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或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包括建立连接、分割数据、流量控制、差错控制等。- **协议**: TCP(传输控制协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5. **会话层(Session Layer)**:- **功能**: 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连接,并提供对话控制、令牌管理等服务。- **协议**: 通常不单独实现,而是集成在应用层协议中6.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功能**: 负责数据格式的转换、加密和解密、压缩和解压缩等,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 **协议**: 通常不单独实现,而是集成在应用层协议中7.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功能**: 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服务和应用程序接口。- **协议**: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DNS(域名系统)- **应用**: 浏览器、邮件客户端、FTP客户端、DNS服务器

TCP/IP 五层模型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模型是 Internet 实际采用的网络模型,它将 OSI 模型中的部分层次合并,形成了五层结构:1. **物理层**: 与 OSI 模型的物理层相同。 2. **数据链路层**: 与 OSI 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相同。 3. **网络层**: 与 OSI 模型的网络层相同。 4. **传输层**: 与 OSI 模型的传输层相同。 5. **应用层**: 合并了 OSI 模型中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的功能。

总结网络分层模型的提出,为网络协议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清晰的框架,使得网络更加易于理解、管理和维护。了解不同层次的功能和协议,对于网络工程师、系统管理员以及网络应用程序开发者都至关重要。

标签列表